扫一扫加微信
根据教育部深化艺考改革的政策导向,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戏剧影视文学等8个艺术类专业正式取消专业能力考试,全面转向“文化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这一改革已在湖南、江苏、广东等省份落地实施,并呈现以下核心特征:
一、取消专业考试的8大专业清单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多省实施方案,以下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
1. 艺术理论类: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 戏剧影视类: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3. 技术类:影视技术(含数字媒体技术、电影制作等方向)
这些专业的录取将直接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占比100%),并参考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档案,不再设置专业门槛。例如,湖南省明确将上述专业安排在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或本科批录取,按首选科目(历史/物理)分开投档。
二、政策实施的区域进展
1. 全面推行省份:湖南、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已从2024年起全面取消这8个专业的专业考试。例如:
- 江苏省要求这些专业“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批次录取”,且文化课成绩需达到普通类本科线的75%以上。
- 湖南省将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录取批次与普通类完全合并,考生无需参加任何专业测试。
2. 过渡阶段省份:部分省份仍保留少量校考,但2025年起将逐步取消。例如:
- 山东省2024年允许部分高校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组织校考,但2025年起将全面使用文化成绩录取。
- 北京市2024年仍有3所高校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组织校考,但2025年起仅保留中央戏剧学院等极少数院校的校考资格。
3. 特殊专业调整:尽管统考取消,但部分实践类方向仍保留校考。例如:
- 北京电影学院的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电影导演方向)仍要求校考,且文化课成绩需达到普通类本科线的90%。
- 上海戏剧学院的舞蹈编导专业保留校考,但录取时文化成绩占比提升至60%。
三、录取规则的核心变化
1. 文化课权重显著提升:
- 普通类录取模式:取消专业考试的8大专业将按照普通类考生的投档规则录取。例如,广东省要求这些专业“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不设专业限制”。
- 文化课分数线提高:艺术类本科线原则上不低于普通类本科线的75%,部分省份(如湖南、江苏)已将播音主持类等专业的文化线直接对标普通类本科线。
2.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考量:
- 高中阶段艺术实践活动(如校园戏剧演出、微电影创作)、竞赛获奖(如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例如,湖南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艺术素养模块需达到B级以上”。
- 部分高校探索差异化评价:中国传媒大学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生,要求提交“原创剧本或影评”作为综合素质档案的核心材料。
3. 志愿填报策略调整:
- 专业选择范围扩大:考生可同时填报艺术类和普通类志愿,但需注意两者录取批次的冲突。例如,江苏省要求考生在“艺术类本科批”和“普通类本科批”中只能选择其一投档。
- 梯度志愿设置:建议采用“冲稳保”策略,例如文化成绩500分(满分750)的湖南考生,可冲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录取线485分)、稳湘潭大学(472分)、保衡阳师范学院(458分)。
四、考生应对策略与资源整合
1. 艺考文化课备考重点:
- 数学与英语提分优先级:数学作为理科生传统强项,在综合分计算中权重提升。例如,山东省美术类综合分中数学占比达12.5%(文化分50%×数学150分/750分)。
- 文综/理综高效复习:历史采用“时间轴记忆法”,地理使用“地图定位法”。成都学成高考学校的理科生通过3个月集中训练,文综平均分提升42分。
2. 综合素质材料准备:
- 艺术实践证明:需提供参与话剧演出、电影节参展等活动的证明材料(如剧照、获奖证书)。
- 学术成果积累: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影评、剧本,或参与高校夏令营获得的结业证书,可作为加分项。
3. 政策动态跟踪:
- 官方渠道查询:定期登录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及目标院校招生网,获取最新招生简章。
- 专业机构辅助:某平台的“艺考专属题库”可生成《文理统一备考报告》,精准定位薄弱知识点;秦学教育的智能系统能分析各省录取数据,推荐最优报考方案。
五、风险预警与未来趋势
1. 隐性竞争加剧:
- 理科生优势扩大:数学成绩在文化分中的权重增加,2025年山东省文科美术生数学平均分较2024年提升18分,反映出竞争格局的变化。
- 头部院校分数线攀升: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类2025年综合分录取线582分(满分750),较2024年上涨27分。
2. 政策深化方向:
- 2026年起,舞蹈类、表演类文化线可能上调至普通类本科线的70%-75%,编导类或全面对标普通类本科线。
- 综合素质评价将逐步量化,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试点为物理竞赛获奖者增加专业分权重。
总结
艺考8大专业取消专业考试,标志着艺术人才选拔从“专业技能主导”转向“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并重”。考生需尽快适应新规则,在强化文化课的同时,注重艺术实践与学术积累。建议定期登录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获取各省政策深度解析及个性化备考方案。对于计划报考实践类方向(如导演、舞蹈编导)的考生,仍需针对性准备校考,但文化课成绩的重要性已显著提升。